圖片來源@視覺中國
文|五環(huán)外OUTSIDE,作者|袁維、張真真,編輯 | 張真真
中美電動車游戲規(guī)則要變了?
(資料圖)
2022年,中國電動車市場見證了一個新歷史拐點。
上半年,比亞迪交付了64萬輛電動汽車,一舉超過了特斯拉的56萬輛,第一次成為全球新能源車銷售冠軍。與此同時,特斯拉卻遭遇了產(chǎn)能不足、競品壓力增大等諸多問題。
10月,蔚來李斌在柏林的見面會上繼續(xù)添了一把火,“特斯拉如果不改進產(chǎn)品和用戶,將很快被市場淘汰?!?/strong>
從2019年特斯拉臨港工廠破土動工到2022年之前,國內(nèi)電動車市場的主基調是“追趕特斯拉”。而現(xiàn)在,國產(chǎn)車企已經(jīng)開始思考如何“超越特斯拉”了。
現(xiàn)在的趨勢非常明顯,電動車市場甚至可以說未來整個汽車市場,只會有兩個頂級玩家“中美”,兩者的激烈碰撞將不可避免。
所以,此時此刻,我們需要研究兩個問題:
1、誰會贏:中國可否戰(zhàn)勝美國?
2、怎么贏:具體如何彎道超車,戰(zhàn)勝特斯拉?
中美電動車的博弈,實際上有三個大賽點,對這三個賽點的不同理解和下注,決定了中美所有頂級玩家的命運。
電動車三大賽點
電動車發(fā)展下來,大家最關注的其實有三點:電動化,智能化和無人化。
賽點1: 電動化
電動化,其核心就是燃油轉為電池。
這場戰(zhàn)爭其實基本已經(jīng)結束,目前戰(zhàn)況:中美雙贏,歐日韓出局。
中美之間唯一的區(qū)別就是,美國靠技術和發(fā)達的資本市場先發(fā),中國憑龐大完善的產(chǎn)業(yè)鏈和優(yōu)秀的中國工人實現(xiàn)后至,目前雙方并列第一。
前10中國6家,動力電池企業(yè)的爭氣程度遠不輸給整車廠
賽點2:智能化
我們在這里可以非常明確地下一個結論:智能化本質是一個偽概念。
為什么?
當年蘋果推出智能手機iPhone,對手則是Nokia的功能手機,最后結果,蘋果完勝,Nokia慘敗,它唯一的勝利就是成功地把自己寫進了商業(yè)教科書里,作為反面教材。
可這個人盡皆知的故事,并非歷史真相。
這場爭斗并不是“智能手機 vs 功能手機”,而是一場PC與手機的戰(zhàn)爭。
讓我們重新打量一下我們手中的那部手機,雖然它的外觀怎么看都是手機,可當你從功能角度再去思考一次,你就會意識到:
智能手機其實是繼臺式機和筆記本之后的第三代PC,只是它的外形像手機而已。
而真正的手機,早在2013-2015年安卓大普及時代,就如同MP3、MP4、照相機一樣,在被手機消化吸收后,就永遠的消失了。
所以,不是手機智能化,而是PC外觀手機化。
這兩種觀點,看著相似,其實是本質的截然不同。
如果你依然相信“手機智能化”,那么很自然地,看到了智能手機的巨大成功,你一定會忍不住將一切電子設備智能化,然后期待出現(xiàn)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巨大成功。于是我們看到,電視、冰箱、電扇、掃地機等全面智能化,而且確實都還挺成功,于是智能化成為了信條。
所以,汽車電動化之后,大家都想,它怎么可以不智能化呢,多好的一次產(chǎn)品升級,多好的一場看得見的盛宴。
但是如果你相信真相是“PC外觀手機化”,你就會知道智能化其實是一個偽概念,電動車并不會因為智能化,而復制智能手機的成功,它更像智能電視一樣,被安上一套操作系統(tǒng),可以觸屏操作,僅此而已。
這不叫智能化,這叫附件化,這些智能設備,成了手機的外部附件,充當了手機的仆人。
智能家居成員再多,核心還是智能手機,都是后者的附件擴充,這么多年沒看到巨頭出來。
電動車的本質不是手機那樣的信息中心,而依然是交通工具,你很難給它加戲。
所以電動車的智能化,可以是一場小小的戰(zhàn)役,但不會是戰(zhàn)爭。
真正的大戰(zhàn),也是終極之戰(zhàn)其實是在無人駕駛。
決戰(zhàn)賽點3 :無人化
這個最重要的賽點,其實馬斯克很早就意識到了。
2018年5月4日,特斯拉還在產(chǎn)能地獄里掙扎,股價徘徊在200美金不到,馬斯克就在電話會上說了一句:“共享電動無人駕駛模式顯然是未來的方向。”
“沒有自動駕駛的油車 就像騎馬和用翻蓋手機一樣,”馬斯克這句話可以說是很形象了。
為什么無人化如此重要?因為很多人誤以為它僅僅只是省了一個司機的錢,其實它省掉的是幾乎一輛車的錢,這才是它的革命性所在:出行成本的暴降。
根據(jù)公開數(shù)據(jù),中國汽車閑置率高達90%,也就是說,平均一輛車一天只有1-2個小時在開,剩余90%時間閑置不用。既占用停車位,又空耗報廢期。
如果無人駕駛普及,第一步必然是省了一個司機,但是隨著時間的發(fā)展,越來越多能自己駕駛的車閑置在車庫里,一部分車主就會開始考慮,
可否讓它們出去站街拉活?
所以,第二步很多人就會開始共享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,讓它變成無人駕駛網(wǎng)約車。
于是,
作為車主,多了一份收入;
作為汽車,降低了閑置率;
作為乘客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也許不用買車了,反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,我們和車主其實沒啥區(qū)別,就差領個證而已。
這個時候,按照閑置率計算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我們居然可以省掉一輛車的80%甚至90%的費用,四舍五入不就省掉了一輛車嘛。
而且,我們再也不用面對“考證、維護保養(yǎng)、車禍損失、車位難找”等諸多讓人頭疼的隱性成本了。
這意味著什么,這意味著率先實現(xiàn)無人駕駛的車企,將可以快速地建立一個無人網(wǎng)約車的網(wǎng)絡。
網(wǎng)絡越大,服務范圍就越大;
車輛越多,響應乘客的速度也就越快,體驗也越好;
兩單之間無效的尋客里程也就越短,成本自然也就越低。
這和快遞網(wǎng)絡的原理是一樣的。
到了這個階段,低廉的無人出租車將廣泛地替代昂貴的私人擁有車輛,成為社會主流,而私人車輛將成為少數(shù)。
在曝光的蘋果造車文件里,其實表達了同一個意思:電動車的本質,是出行的革命。好好載客就行。
這種交通出行成本的大幅降低,才是電動車暴擊傳統(tǒng)車的關鍵。
所以這輪汽車革命的核心。并不是電動打燃油,而是無人打有人。
決戰(zhàn):特斯拉VS中國, 誰會贏?
無人駕駛這場決戰(zhàn),正好美中又選了兩個不同的路線,
單車智能 VS車路協(xié)同。
目前主流是前者,因為特斯拉在這個路線上似乎推進得已經(jīng)非常成功了,尤其是加上它的品牌定位和高科技形象,大家都認為這條路線的成功,似乎近在咫尺,勝利在望。
相反,車路協(xié)同卻感覺舉步維艱:需要改造全國的道路,需要統(tǒng)一技術規(guī)范,需要路端網(wǎng)絡全國聯(lián)通,幾乎是天量的工作和困難。
路線之爭,似乎勝敗分明了。但,事實真的如此嗎?
馬斯克極度推崇第一性原理,即一切從物理學原理出發(fā),底層原理才是決定性的力量。
所以,讓我們先從最底層的數(shù)學入手,做一道數(shù)學題。
以考試為例,100分的卷子,從10分進步到20分很容易,從50到60就難了不少,要想從95到100就幾乎不可能了。它是一個如下圖所示的難度曲線:
這個曲線,其實生活中處處可見,車端不斷改進智能,就符合這條難度曲線,路端其實也一樣符合。
所以單獨發(fā)展其中任何一端,最終的結果就是偏癱。要達到同樣的智能駕駛水平,只有雙向奔赴才最輕松,才是真正的愛情。
也就是說,50+50>100+0。其實,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“雙變量之和求極值”的高中數(shù)學題。
兩條道路對比
最重要的是,無論車端如何發(fā)展迅猛、無論路端如何困難重重,它都永遠擺脫不了難度曲線這個規(guī)律。
只要數(shù)學原理沒變,就可以從理論上證明,車路協(xié)同路線一定優(yōu)于單車智能路線。
事實上,不僅是理論層面,歷史也反復證明了這一點。
當初美國并不是造出一個可以適用于一切路面的火車,而是付出了大量殘酷的代價,建設了幾十萬公里的鐵路系統(tǒng),專為火車服務。也就是說,既用了鋼鐵車輪,又用了萬里鐵軌。
火車+鐵軌,整個作為一套交通系統(tǒng)。如果單獨改進車輪即可,他們?yōu)楹我度脒@么巨大的代價,做這種雙向努力呢。
同樣地,
人類并不是在車輪上裝一個超級減震系統(tǒng),讓汽車可以無視一切地形隨意馳騁,而是用海量的水泥鋼筋,在全球鋪設了接近1億公里的道路,專為車輛服務。也就是說,既在車輪裝減震器,又讓道路變得平整。
汽車+公路,整個作為一套交通系統(tǒng)。如果單獨改造減震系統(tǒng)即可,各國政府為何會投入巨大的資源,做這種雙向努力呢。
再看交通駕駛,
現(xiàn)有公路交通并不是一味地把司機培養(yǎng)到眼觀六路、耳聽八方,各個都變成舒馬赫,自由穿梭于各個十字路口,而是同時改造道路,比如劃出行道線、設立交通燈、頒布交規(guī)等等。也就是說,既改造路,又改造司機。
司機+道路,整個作為一套交通指揮體系,相互適應。這又是雙向努力。
交通史的變革,不僅僅是改造車,還有改造路
這些案例告訴我們,單向努力困難太大,雙向努力才是經(jīng)過百年事實檢驗過的正確路線。
所以,綜合上述的理論和事實,無人駕駛最終很大可能,也是用“車端+路端”這樣的車路協(xié)同模式,來實現(xiàn)全球交通革命。
但,現(xiàn)實真的是按照這樣的預想發(fā)展的嗎?可惜,并不是。
中國的煩惱:打特斯拉的武器怎么不行呢?
目前,國內(nèi)車路協(xié)同的發(fā)展并不盡如人意,其實這并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一個商業(yè)問題。
在我們的設想里,路端實際應該是“無人駕駛基站+多個感知設備”組成的一套系統(tǒng),其中感知設備可以是攝像頭、激光雷達、毫米波雷達等,它們?nèi)缤娮友?、監(jiān)控和路燈一樣,懸掛在道路上方。
車路協(xié)同路端示意圖
當我們沿路鋪設這樣海量的路端系統(tǒng),就等于給了車端安裝了一個上帝視角,可以把更遠的車輛信息提前提供給車端,“更遠和提前”這兩大優(yōu)勢,將會給無人駕駛極大的加分。
但是,路端也有路端的甜蜜和煩惱。
1、路端的優(yōu)點
1)難度更低
讓車端和路端琴瑟和諧,才是正緣。
難度曲線苦口婆心告誡我們,一味地改進車端,如單相思的舔狗,沒有好下場。
2)效果更好
上帝視角的視野更加開闊,能大幅提高安全性和準確率。等于成本價幫您開個天眼,不賺錢就想交個朋友。
3)客戶更多
車端智能,各種價格高昂的硬件只被一輛車獨享,說實話,不是富家子弟還真消費不起。
路端智能,各種硬件共享,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絕不嫌貧愛富,不管你什么檔次的車,哪怕快遞小哥的三輪電動車,來了也都是客。
4)成本更低
路端這格局,可以把客戶搞得多多的,所以能大幅攤薄研發(fā)費用。隔壁IT產(chǎn)業(yè)的云計算,早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,悶聲發(fā)財了好多年。
尤其是,隨著智能駕駛級別的提高,數(shù)據(jù)的“采集、傳輸和計算”都會呈幾何級數(shù)的膨脹,共享會越來越重要,成本也更需要均攤,團結才是力量。
2、路端的缺點:
1)必須成網(wǎng)才能使用,不適用電子眼那種“單點即可收費”的模式。
2)因為成網(wǎng)才能使用,導致前期投入巨大,風險巨大;
3)在公路方面,需要和政府協(xié)調;
4)在技術方面,需要和其他車企統(tǒng)一技術規(guī)范;
5)在商業(yè)競爭方面,其他車企未必愿意用路端,即使要用,也未必愿意用同行的路端。
正因這些缺點,導致了車路協(xié)同推進緩慢,無法形成良性商業(yè)閉環(huán),進而無法助力路端技術持續(xù)升級。
相比之下,車端就沒有這樣的問題:“我這車的無人駕駛更好,就賣得更好,我就受益,所以我繼續(xù)投資讓車的無人駕駛更好”,權責和收益非常明確的商業(yè)閉環(huán),簡單而完美。
那么,有沒有辦法打破現(xiàn)在的僵局呢?
3、路端的出路
有的,其實前人早就為我們指明了道路:專線運營。
稍微研究一下專線運營,我們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它一次性解決了以下所有問題:
1)路端和資金合作
單點模式無法啟動,網(wǎng)絡模式的成本和風險又太大,只有專線運營的線模式,恰好介于“點和網(wǎng)”之中。不像點那么小,是一條線可以完整運營;不像網(wǎng)那么大,所以啟動資金大幅降低;
2)路端和車端合作
因為是專營線路,路端車端都是自家的技術,所以兩端的技術適配,很容易實現(xiàn)。
3)路端和同行合作
因為是獨立運營專線,其實就是關起門來自己玩,無需和同行兼容協(xié)調,少了很多溝通成本和摩擦。
4)路端和政府合作
僅僅只是一條線路運營,不是全市路網(wǎng)一起搞,驗證成本會大大下降。政府的責任和決策成本都會大大降低。
5)商業(yè)閉環(huán)
我的車端,我的路端,我的專線,我的收益,我再升級。
專線運營其實存在于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
關于技術,在溝通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專家都被車路協(xié)同的技術難題所困擾,但我們認為這不是問題。
Intel的CPU,微軟的Windows,喬布斯的iPhone,并不是生下來就完美的,同樣也在漫長的歲月里遭遇了無數(shù)技術難題,但都一一克服了。
之所以能這樣,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商業(yè)閉環(huán),先創(chuàng)收回血,后投資研發(fā),最終實現(xiàn)技術的循環(huán)迭代。
這才是專線運營模式的核心:用商業(yè)閉環(huán),推動技術迭代循環(huán)。
尤其是當專線運營的勝者,面對全國路端網(wǎng)這一個天量蛋糕時,我們相信沒有什么技術難題可以難倒他們,一切技術問題,最終都會被解決。
另外,我們還發(fā)現(xiàn),大家一直擔憂的政策支持問題,也在專線運營模式里,能得到很好的解決。
政府真正需要做的只有三件事:
1)重新定義智能駕駛
目前西方的智能駕駛L0-L5的定義,默認了智能只能是車端,這本身就是一種誤導。我們應該重新定義智能駕駛,重點是交通,而不是車。
無論它是純車端,還是純路端,還是車路協(xié)同,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車。
2)重新定義評級標準
摒棄車端智能標準,采用整體效果標準。用可以精準計算的“事故率”,來評級無人駕駛的智能程度。無論車端還是路端,無論智能高低,只要比人的平均事故率低,就可以上路或者運營。
3)政策支持專線試運營
前期,開放專營線路試點,鼓勵車路協(xié)同快速發(fā)展。
后期,制定車路協(xié)同的國家統(tǒng)一標準,鼓勵路端全國聯(lián)網(wǎng)。
總之,讓車企在車路協(xié)同的賽道上,盡快各顯神通、大力內(nèi)卷。
4、成功案例
其實,專線運營在歷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。
早年美國的鐵路初期建設,就是礦山到冶煉廠、油田到煉油廠、城市到城市,這類專線運營。
比如洛克菲勒曾經(jīng)就控制過大量的鐵路專線,為自己的石油產(chǎn)業(yè)瘋狂兼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。就這樣,鐵路慢慢以線為單位不斷發(fā)展,最后才組成橫跨全美的鐵路網(wǎng)。
中國早期不少鄉(xiāng)鎮(zhèn),通往城市也是專營的客車,相信很多人都坐過。高速公路也是同樣,這條路誰建誰收費,也是以線為單位開始啟動建設。
綜上所述,專線運營在商業(yè)、技術和政策上,都能找到一個大家能共同接受的平衡點,我們相信它很有可能就是車路協(xié)同困局的破局點。
美國的煩惱:特斯拉會否大潰???
2021年7月,平日里一言不合就懟華爾街懟SEC的馬斯克,罕見地在推特上低頭,“廣義的自動駕駛是一個難題,此前沒想到這么難。”
馬斯克推特回復網(wǎng)友
馬斯克能夠預見電動車的未來是無人駕駛,但卻幫特斯拉選了一條自認聰明的地獄難度的通關模式。(他這種喜歡挑戰(zhàn)高難度,看似走捷徑卻會走彎路的思維模式不是初犯了,加州工廠的產(chǎn)能危機就是他過分相信全自動化的苦果)
2018年4月,馬斯克公開承認,全自動化工廠的目標沒有實現(xiàn)。為了順利運行,工人們實際上停止了傳送帶,人工把汽車零件運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。來源wired
那么,特斯拉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未來,究竟會如何發(fā)展,我們可以用上述的分析框架,來審視判斷一下它的前途命運。
1、單腿的特斯拉
特斯拉一直強調的是車端智能,而忽略車路協(xié)同,很明顯,這等于是自我砍掉了一條腿。
這也就是為什么特斯拉一直明示暗示自己無限趨近L5,甚至連無人駕駛軟件包都取了一個頗具誤導意味的FSD(Full Self-Drive),卻在2020年底發(fā)給加州機動車管理局(DMV)的兩封電子郵件,不得不承認FSD和Autopilot一樣,都只是L2級自動輔助駕駛系統(tǒng)。
只選車端進化,等于選擇了一個瘸腿系統(tǒng)。這是自己給自己加了難度,選了Hard模式。
2、單眼的特斯拉
車端目前有兩條路線: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,其他廠家的多傳感路線。
純視覺很好理解,多傳感就是不僅利用視覺,還利用超聲波、毫米波、激光雷達等傳感器,獲取更多的信息來實現(xiàn)車端智能。
特斯拉在這點上,犯了兩個錯誤:
1)仿生了,但沒有完全仿生
他的依據(jù)是,人用眼開車,所以車也可以只用視覺。
問題是人也進化出來了聽覺等其他多個感官,如果僅憑視覺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,那為何還要進化出其他感官。
所以他只是仿生了他想仿的部分,無視了其他部分,這在邏輯上就不自洽。
2)違背基本事實
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作用,已經(jīng)被充分論述過了,無視這些客觀事實,強行把“自己利用不好毫米波雷達傳來的數(shù)據(jù)”,說成是“對視覺數(shù)據(jù)的污染”。
這就類似于“因為不能很好的處理聲音,所以認為聽覺會污染視覺”一樣荒謬。
所以,特斯拉又主動地遮上了自己一只眼睛。這是自己給自己又上了一波難度,選了地獄模式。
3、單腿單眼的特斯拉,之后會有所改變嗎?
很難。
特斯拉這家美國企業(yè),一直在做兩件事:
1)強調自己的視覺路線,刻意回避多傳感路線
它的強項在軟件和AI,而中國車企的強項在硬件制造比如毫米波雷達、激光雷達這些。如果采取多傳感路線,那么就等于把自己和中國車企置于一個賽道,減弱了自己的優(yōu)勢,發(fā)揮了中國車企的優(yōu)勢。
但如果自己僅憑視覺就率先實現(xiàn)了L4或L5,那么相對于中國車企,特斯拉無論效果上,還是口碑上,都會繼續(xù)鞏固自己的高端形象,獲得品牌溢價。
2)強調自己的單車智能而刻意忽視路端
我們分析有如下原因:
2.1)基于美國的通訊基礎建設,特斯拉無力建設路端;
2.2)鑒于中國的國情,這家企業(yè)不可能將自己的核心技能“無人駕駛”依附于中國的路端設施上;(直到今天,在路端,中國在很多核心領域并不開放給特斯拉)
2.3)路端是普惠性的,會普遍增加車端的智商,所以使用了它,反而會縮小特斯拉與競爭對手的差距。
今年10月,企業(yè)家、天使投資人Balaji Srinivasan抱怨加州硅谷建設力度不足:“比起中國,加州的建設速度慢了100倍?!瘪R斯克也附和:“沒錯!”
這兩件事都是典型的屁股決定大腦,而不再是客觀的實事求是。
放棄路端剩50%,再去掉雷達又要減半,現(xiàn)在連電動戰(zhàn)的銷量都輸給了比亞迪。
等于單腿單眼還被人超了車,這樣的特斯拉會在電動車的終極之戰(zhàn)“無人駕駛”里,有什么樣的未來,應該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。
我們總結一下全文。電動車的三場戰(zhàn)爭:
電動戰(zhàn):基本結束,中美平手
智能戰(zhàn):不重要
無人戰(zhàn):決定勝負的終極之戰(zhàn),美方力竭,中方蓄勢,看似熱鬧,勝敗已定。
特斯拉:在路端,無車路協(xié)同;在車端,無多傳感。
馬斯克雖然是個非常優(yōu)秀的CEO,但卻為特斯拉選了一條最精彩、但也可能是最難的路。
最重要的是,在中國5G建設領先的成功先例下,車路協(xié)同的專線運營,很可能就是推動無人駕駛的關鍵點,最終塑造出中國汽車席卷全球的核心競爭力。
新化月報網(wǎng)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最近更新
- 今日視點:中美電動車對決:特斯拉大敗局2022-10-27
- 環(huán)球微頭條丨小鵬飛行汽車,被噴慘了2022-10-27
- 天天觀速訊丨特斯拉還能再降三萬2022-10-27
- 巴黎車展上那些你沒聽過也沒見過的氫動力汽車2022-10-27
- 環(huán)球快資訊丨特斯拉車主,馬斯克喊你投票了2022-10-27
- 1-9月安慶市省重點項目開竣工489個 累計完成投資976.1億元2022-10-27
- 環(huán)保定制衣柜價格大比拼,盤點性價比高的整家定制品牌2022-10-27
- 草飼奶粉更好?新西蘭高培草飼A2奶粉真的不一樣2022-10-27
- 快看點丨新發(fā)展蘭州城市快遞分撥中心預計年底投用2022-10-27
- 每日快播:甘肅省市場監(jiān)管局印發(fā)《甘肅省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試點工作辦法》2022-10-27
- 提質提速 行穩(wěn)致遠——甘肅省屬企業(yè)“三新”經(jīng)濟強勁增長2022-10-27
- 前三季度窯街煤電集團實現(xiàn)工業(yè)總產(chǎn)值45.6億元2022-10-27
- 2022年蘭州市事業(yè)單位公開招聘部分崗位擬聘人員名單公示2022-10-27
- 世界時訊:綿陽涪城:以強化組織引領力提升營商環(huán)境競爭力2022-10-27
- 全球熱議:1220批客選444套房!光明深業(yè)頤瑞府登記名冊公示,明日搖號2022-10-27
- 環(huán)球簡訊:綏化市北林區(qū)實行3天臨時性管控措施2022-10-27
- 世界微頭條丨平湖市公安局法制大隊: 答好“三問”,深耕基層執(zhí)法2022-10-27
- 全市社會面實現(xiàn)清零,10月27日梯次有序恢復生產(chǎn)生活秩序2022-10-27
- 擔當作為好干部|后進村的漂亮翻身仗——記自治區(qū)擔當作為好干部袁海濤2022-10-27
- 廣州公益種牙-第十九季廣東省愛牙工程惠民行動火熱進行中2022-10-27
- 世錦賽12人參賽名單確定!中國體操隊前往英國利物浦參加2022年體操世錦賽2022-10-27
- 太原:建立健全藥品監(jiān)管體制機制 保障公眾用藥安全2022-10-27
- 連云港推進一大批重點工業(yè)項目建設 搭建經(jīng)濟高質量發(fā)展硬支撐2022-10-27
- 降低準入門檻!淮安市調整2022年度市區(qū)住房保障標準2022-10-27
- 江蘇鹽城多措并舉推進秋季農(nóng)機安全生產(chǎn)工作 確保秋季農(nóng)機安全生產(chǎn)形勢穩(wěn)定2022-10-27
- 前三季度新增就業(yè)20.01萬人!寧波打出穩(wěn)崗擴崗組合拳2022-10-27
- 4.11萬億元!前三季度江蘇實現(xiàn)外貿(mào)進出口同比增長9.8%2022-10-27
- 南京市實現(xiàn)農(nóng)村宅基地房地一體不動產(chǎn)“應登盡登”任務 農(nóng)村房屋有了不動產(chǎn)權證2022-10-27
- 南京高淳區(qū)水稻進入開鐮收割期 科技賦能秋糧穩(wěn)產(chǎn)增收2022-10-27
- 南京鼓樓區(qū)深挖學校停車資源 高效推進停車資源共享利用2022-10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