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藥草、浴蘭湯、插艾葉,細觀齊魯風俗里的端午節(jié)

端午節(jié)又稱為“端陽節(jié)”,正值仲夏,氣溫升高,百蟲活躍,蚊蠅大量滋生,容易傳播疾病。在山東一些地方流傳著端午上山采藥、掛艾懸蒲、佩戴香囊、蘭湯沐浴等風土民俗,說明端午節(jié)是古人的“衛(wèi)生防疫日”。

在山東許多地方,有端午節(jié)采集藥草的習俗。人們往往在太陽出來前到山地里、田野里采摘車前草、紫花地丁、小麥苗、艾蒿等等,曬干后掛起來以留作藥材用,連不能進山采藥的老人,也要在村前寨后的田間地頭采一些常見的草藥備用?!对娊?jīng)》里的《芣苢》就描寫了人們采摘車前草的歡快情景:“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。”民諺說:“端午節(jié)前都是草,到了端午便成藥。”

為什么端午節(jié)采的藥草藥效好呢?古人認為,端午陽氣旺盛,天地純陽,正氣匯聚,萬物至此皆盛,陰邪之氣避而走之,藥草最為純正。此時,一些藥草莖葉成熟,藥性強,恰好入藥,所以端午也是采藥草的最佳時節(jié)。

端午節(jié)不僅采藥草,而且還收集一些可入藥的小動物或昆蟲。如魯南等地民間有端午捕蟾之俗,這天人們早早起來,到河邊、池塘邊捕捉蟾蜍,然后向其嘴里吹進一錠墨,將蛤蟆帶回家,懸掛在屋梁上、或其他背蔭的地方,慢慢晾干,做成“蛤蟆錠”,具有消腫、清熱、解毒功效。起腮腺炎可用蛤蟆皮貼于患處,身上長腫癰疙瘩,涂抹上一些研成末的蛤蟆錠,漸漸會消腫祛炎。由于藥效好,連宮廷太醫(yī)院也派人廣為采集蟾蜍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取蟾酥的方法。清人張朝墉《供蟾酥》寫道:“莫從海上問三農(nóng),蛤蟆蟾酥取次供。蛇蝎不須逞狂毒,有人刺臂作雙龍。”

古人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,故稱端午節(jié)為“浴蘭節(jié)”。屈原《九歌》有詩曰:“浴蘭湯兮沐芳,華采衣兮若英。”西漢的《大戴禮記》說:“(五月)蓄蘭,為沐浴也。”夏天是皮膚病多發(fā)季節(jié),而端午日采的草藥治皮膚病、去邪氣最為靈驗、有效。

在安丘,年輕女子要在端午的頭一天采集月季花,再到田間河邊采摘艾蒿心、桃樹心、柳條皮、蠟條皮等,沖洗干凈后,放在大木盆中用清水浸泡,放在庭院之中,經(jīng)過一夜的雨露滋潤,第二天清早起來,撈出花草樹皮,清水變成淺藍色,清香四溢。全家人從大木盆中舀水洗臉、擦洗胳膊,不僅能養(yǎng)顏美容,而且皮膚不起疙瘩雀斑。在臨沂一帶,人們在黎明時分就要到野外,采集一百余種樹頭上的嫩枝葉,在太陽出來之前,必須全部完成,因為太陽照耀過的草木就不靈驗了?;丶液罄?,放在陰涼處晾干,放在清水里煮開,做成一大鍋藥水,給新生嬰兒洗澡,可防病免災(zāi)。在膠東一帶還有一種獨特習俗,就是拉露水。 在端午節(jié)這天一大早,人們拿著毛巾等物到野外野草茂盛的地方,用毛巾沾取野草上的露水,然后再用毛巾給小孩子擦臉,據(jù)說可以治眼病。

“五月五端午,天師騎艾虎,手持菖蒲劍,瘟神歸地府。”這一首流傳于山東民間的歌謠,形象地敘述了端午節(jié)家家戶戶門上插艾草和菖蒲,驅(qū)逐瘟疫的習俗。民諺說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“端午不插艾,死了變個老鱉蓋。”端午節(jié)插艾,是為了不讓邪毒進入庭院房間。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,它的莖、葉都含有揮發(fā)性芳香油,所產(chǎn)生的奇特芳香,可提神通竅、健骨消滯、殺蟲滅菌,也能驅(qū)蚊蠅、蟲蟻,凈化空氣。

菖蒲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,被稱為五瑞之首,生長于淺水灘上,其葉如劍,有香氣,插在門口猶如懸掛一把驅(qū)除不祥的寶劍。此草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可防疫驅(qū)邪的靈草,其根莖花汁可人藥,有芳香開竅、祛痰散風之功,現(xiàn)代人也用它入藥,提取芳香油。有民謠唱道:“粽子香,香廚房。艾葉香,香滿堂。菖蒲掛在大門上,出門一望麥兒黃。這兒端陽,那兒端陽,處處都端陽”, 可見,古人插艾和菖蒲祛毒是有科學道理的。古人有云:“手執(zhí)艾旗招百福,門懸蒲劍斬千邪。”

端午節(jié),人們還在大門前或在室內(nèi)的花瓶中插蜀葵。蜀葵又稱“一丈紅”,端午時節(jié)開花,故又得名“端午花”。蜀葵嫩葉及花可食,皮為優(yōu)質(zhì)纖維,全草入藥,有清熱止血、消腫解毒之功,治吐血、血崩等癥。所以,蜀葵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。

據(jù)有關(guān)資料記載,在泰安和膠東一些地區(qū)還加插桃枝,德州還加掛紙葫蘆。據(jù)說,桃枝和葫蘆可以避邪。諸城一帶,還用一束艾抽打屋內(nèi)旯旮,邊打邊說:“今日端午節(jié),蝎子你聽著,只許墻上爬,不許把人蟄。”長島縣大欽、小欽、南隍城、北隍城諸島漁村是保留端午節(jié)古俗最多的地方,在端午節(jié)這天人們在大門上插艾、插桃枝,并在大門坎上貼一雙剪紙黃牛,有的在牛身上貼“天下太平”四字,有的在牛身上寫字:“我是天上老黃牛,到人間不吃草,專吃五鬼和憂愁。”

端午節(jié),山東各地幾乎都吃粽子和雞蛋,有些地方還喜歡喝雄黃酒,兒童不喝酒,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一點,或在額角寫一“王”字,比作猛虎,以威邪魅。古時,招遠、諸城一帶的婦女也喜歡用雄黃涂抹耳鼻,意在驅(qū)邪防病。

清朝詩人蔡云《吳歙》曰:“稱錘粽子滿盤堆,好侑雄黃人酒杯。馀瀝尚堪祛五毒,亂涂兒額噗墻隈。”描寫了人們端午節(jié)喝雄黃酒避蟲毒的習俗。俗話說:“五月五,雄黃燒酒過端午。”雄黃是一種中藥,其藥性辛苦、溫,有大毒,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(nèi)服,主要用做解毒、殺蟲,外用治療惡瘡、蛇蟲咬傷等,效果較好。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(qū)毒避邪,所以雄黃酒成為端午節(jié)的傳統(tǒng)飲品。民諺有“飲了雄黃酒,病魔都遠走”之說。民間還將喝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,或貯藏起來,平日遇有蟲咬紅腫,可以涂抹解毒消腫。有井人家,還以雄黃一塊,裹以絲綿,投入井中,以祛水中之毒。清人李靜山有詩曰:“櫻桃桑椹與菖蒲,更買雄黃酒一壺。門外高懸黃紙?zhí)?,卻疑賬主怕靈符。”

(記者 鄭學富)

關(guān)鍵詞: 艾葉
圖片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(wǎng)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(guān)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