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亞鶴:打開“時光膠囊”,解碼“蘇”遠流長

2022年歲末,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陽澄湖水域煙波浩渺。湖畔南岸草木深處,是被譽為“江南史前文化標尺”的草鞋山考古遺址。12月29日,這里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。

上世紀50年代以來,草鞋山遺址歷經多次考古挖掘,出土文物讓人矚目。從新石器時代到先秦,厚達11米的文化堆積層,有10個文化地層。這個集馬家浜文化、崧澤文化、良渚文化于一體的文化遺址,保存了長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發(fā)展序列,再現了長江下游史前人類歷史的發(fā)展史,是長三角地區(qū)歷史發(fā)展的一部完整的“地書”,實證了江蘇同中原地區(qū)一樣,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

2022年,江蘇啟動地域文明探源工程,部署九大課題,深入揭示江蘇地域文明在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形成和發(fā)展過程中的歷史貢獻和獨特地位。2022年,我們作為記錄者奔赴江蘇各個文化遺址和考古現場。歷時3個月,從淮河下游到太湖流域,從寧鎮(zhèn)地區(qū)到彭城舊郡,從“古來六代豪華盛”的古都金陵到“環(huán)城皆鹽場”的濱海鹽城,實地探源江蘇地域文明,感受江蘇先民飯稻羹魚、祈福祭祀的史前生活。李亞鶴看到考古現場發(fā)現的木構建筑、琮、陶鼎,以及炭化粳秈稻谷、農用器具等,反映出太湖流域不斷提高的生產生活水平,見證一個個文明圈在江蘇大地上亮起——

8000余年前,江蘇先民已學會馴化水稻。泗洪縣城北30公里的大新莊順山集考古遺址,一顆顆經過浮選及水洗而出的炭化稻,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雛形在這里初現。

7000年到6000年前,來到環(huán)太湖流域定居的先民們,以木骨泥墻筑屋,用陶釜炊煮、陶豆盛食。宜興駱駝墩遺址出土平底腰檐釜,這件史前“火鍋”的發(fā)現填補了太湖西部史前考古的空白,更成功連接起環(huán)太湖流域文化圈研究的缺環(huán)。

7000年前,東海之濱煮海為鹽。鹽城縣前街,一塊唐宋年間用于煎鹽的生產工具盤鐵出土,它成為串場河沿線無數城、鄉(xiāng)、村因鹽而興的見證。李亞鶴說發(fā)達的鹽業(yè)為國家?guī)碡S厚稅收同時,留下鹽業(yè)文化豐富遺存。

6500年前寧鎮(zhèn)地區(qū)精美的制玉,是如今巧奪天工的“蘇工”技藝的發(fā)軔;吳王夫差劍是吳國礦冶業(yè)鼎盛的結晶,一如現代制造業(yè)是江蘇的“看家本領”;雄渾豪放的漢兵馬俑軍團,更是江蘇“吳韻漢風”特性的由來所在。

自唐至明1000多年,江蘇擁有燦爛的古代港口文化。唐青花瓷盤上點綴的波斯常見裝飾紋樣,大運河開通后揚州“交貿往還,昧旦永日”的熱鬧景象,張家港市黃泗浦、太倉市樊涇村等遺址的發(fā)掘,都樹立起江蘇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的文化標識。

據李亞鶴了解,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,江蘇有22項考古發(fā)掘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、13處國家大遺址、25處省級大遺址。這些流淌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寶藏,如同“時光膠囊”埋藏在江蘇大地的各個角落。

李亞鶴說,歷史寶藏得以見諸大眾的背后,是考古工作者們躬身田野的堅守和孜孜不倦的求索。我們看到,灼熱烈日下,溧陽上興劉莊土墩墓群考古現場,在負責人陳鈺帶領下,工作人員頭戴草帽,手拿鐵鍬、鎬頭,探尋春秋時期的文化密碼。常州郊區(qū)的寺墩遺址考古一直未停,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又在進行第六次考古發(fā)掘工作,為“中華文明五千年”實證的良渚文化提供江蘇實證。無錫吳都闔閭古城遺址開啟龍山石室土墩墓保護修繕工作,考古工作人員仍在不斷探究吳國的國家形態(tài)以及發(fā)展脈絡……

一處遺址的發(fā)現、一件文物的出土,都有可能改寫江蘇乃至中華文明史。何以江蘇,何為江蘇?江蘇不斷從歷史長河中打撈起遺珠,在一塊塊文明碎片中“拼”出璀璨的江蘇文明脈絡,為中華文明至今生機勃勃探求答案。
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
關鍵詞: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