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3.7%受訪者贊同給予見義勇為者獎勵
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,隆重表彰了近兩年全國涌現的見義勇為英雄模范和英雄模范集體。此前,河南省政府法制辦曾就《河南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(草案征求意見稿)》向公眾征求意見,規(guī)定對見義勇為人員最高可給予10萬元以上的獎勵。你贊同鼓勵見義勇為的做法嗎?
 

  上周,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51.9%的受訪者認為見義勇為應量力而行,在保證自身安全下進行。73.7%的受訪者贊同給予見義勇為者獎勵。

  受訪者中,男性占50.3%,女性占49.7%

  51.9%受訪者認為見義勇為應量力而行

  提到見義勇為,湖南某高校學生蘇淼表示曾遇到過他人落水的事件。“我水性不是很好,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救。當時,我先是趕快找樹杈、繩子一類的東西,然后又向路旁的人求助,后來一個男士奮勇跳下水把人救了上來”。

  對于見義勇為的行為,51.9%的受訪者認為應量力而行,在保證自身安全下進行;38.4%的受訪者認為見義勇為是一種美德,應鼓勵人人去做;8.3%的受訪者認為見義勇為有可能給自身帶來損害,應避而遠之。

  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的彭亮認為,見義勇為要量力而行。“有一些人比較勇敢,遇到事兒就往上沖,但是缺乏智慧和技巧。比如說急救,不是光有勇氣就可以幫助別人”。

  調查中,55.0%的受訪者認為社會上見義勇為的風氣好, 41.7%的受訪者認為不好。

  河南市民徐蕓有一次騎車被一輛私家車刮倒在路旁。“我摔倒后,那輛車不但沒停還加速開走了,多虧后面有輛車幫我追上去攔住了那輛車。當時正是上班時間,沒想到能有人幫忙”。

  “有一次,一個人搶了一名女子的手包就瘋狂地跑。我當時被嚇到了,呆呆地站在路旁。”在廣州上學的郭天浩曾目睹一起搶劫事件,“剛開始很多路人都只是看著沒去幫忙,直到路旁一個小賣鋪的店主跑上去追小偷,才有幾個人也跟著沖了上去,一起把小偷制服了”。郭天浩認為,在危急時刻,有人先站出來,會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。

  導致人們不見義勇為的因素有哪些?顧慮因施救使自身陷險境(66.5%)和擔心被受幫助人訛詐(58.4%)是受訪者提出的主要原因。除此之外還有:別人的事情與自己無關(40.3%)、自己能力不夠幫不上忙(29.1%)和沒有其他人一起幫忙(26.1%)等。

  北京高中生任莎(化名)有一次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路邊,但因沒學習過急救知識不知如何處置。“之前看過一些介紹,有的疾病摔倒后不能隨便挪動。我就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蓋在了老人身上又趕快撥打了急救電話。幸運的是,在我打電話的時候,正好有一位護士路過,對老人進行了救助”。

  郭天浩坦言,平時會看到一些見義勇為或做好事的人反被訛詐的消息,心中有些顧慮。“真的遇到一些危險,我可能不太敢立刻沖上去,但會報警或向其他人求助”。

  彭亮則認為,見義勇為的前提是掌握相應的技能。“我更贊成‘見義智為’這個說法。只有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識,在危機時刻涌現的勇氣才更值得稱頌”。

 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認為,目前需要大力宣傳緊急救助知識。“對于一些突發(fā)疾病或創(chuàng)傷,醫(yī)療人員可能沒法立即趕到現場,第一時間的救助十分重要”。朱巍介紹,在日本,小學階段就有醫(yī)療救助的教育,而我國相應的教育和宣傳則比較欠缺。“危急時刻,許多人很勇敢,但因不了解方式方法最終讓被救助人受到傷害就不好了”。

  73.2%受訪者認為應保障見義勇為者的醫(yī)療費用

  朱巍指出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規(guī)定,因自愿實施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,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。“這是為了保護見義勇為的人,鼓勵見義勇為的行為,讓大家不要有后顧之憂”。

  “雖然在“民法總則”中規(guī)定,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,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,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,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侵權人逃跑或無力賠償的情況。”朱巍表示,“這時就需要相關的見義勇為基金或公益組織介入,同時,各個地方可以根據相關的精神,出臺相關條例保護救人的行為”。

  對于河南省此前向社會征求意見的《河南省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(草案征求意見稿)》,73.7%的受訪者贊同給予見義勇為者獎勵,認為這樣可以讓人心中有義;15.3%的受訪者則不贊同,認為這樣可能導致一些人在見義勇為時不量力而行。

  徐蕓認為,無論如何見義勇為這個行為本身應該得到鼓勵和贊揚,相應地也需要給予一些獎勵。“另外還要提供醫(yī)療費、誤工費等”。

  調查中,73.2%的受訪者認為應保障見義勇為者的醫(yī)療費用,72.9%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給予物質獎勵,58.7%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授予見義勇為者證書或榮譽稱號,也有6.1%的受訪者認為不應該給予獎勵。

  朱巍指出,在見義勇為的救助上,目前程序比較慢。“如果見義勇為者沒有受到太大傷害,往往缺少相應的稱號或補助。這就需要加強和改善,使對見義勇為者的救助變成一種日常工作,及時快捷地給予相應補助”。

  要促進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,68.0%的受訪者認為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(guī)保障見義勇為者權益,67.0%受訪者認為要積極廣泛宣傳見義勇為的先進事例。其他建議還有通過公益廣告、媒體等樹立正確的見義勇為觀念(63.4%)和對訛詐見義勇為者的行為進行處罰(44.6%)。
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立刻刪除。
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:886 2395@qq.com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最近更新

推薦閱讀